升降机(电梯或升降平台)的防滑装置是防止轿厢或平台失控下滑或坠落的关键安全系统,其工作原理在于检测异常运动并触发机械制动。常见和的防滑装置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系统(适用于电梯轿厢),而对于某些升降平台,则可能使用夹轨器。以下是详细工作原理:
1.:限速器
*角色:速度监控与触发源。
*位置:通常安装在电梯机房或井道顶部。
*工作原理:
*限速器通过限速器钢丝绳与电梯轿厢直接连接,轿厢上下运动带动限速器绳轮旋转。
*限速器内部装有离心式或甩块式机械装置。当轿厢运行速度正常时,离心力不足以克服限速器内部的弹簧张力或配重平衡,装置保持静止。
*一旦轿厢下行速度超过设定值(通常为额定速度的115%以上),离心力增大,甩块(或离心锤)向外甩开,触发限速器的机械锁止机构。
*被触发的限速器会瞬间卡住限速器钢丝绳,使其停止运动。
2.执行机构:安全钳
*角色:机械制动,夹紧导轨。
*位置:安装在电梯轿厢的底部框架两侧,正对井道内的垂直导轨。
*工作原理:
*安全钳通过一套连杆机构(提拉杆)与限速器钢丝绳相连。
*当限速器卡住钢丝绳而轿厢因重力或动力失控继续下行时,相对运动使得被固定的限速器钢丝绳开始向上提拉安全钳的提拉杆。
*提拉杆的向上运动带动安全钳内部的楔块(或滚柱)沿着斜面向上移动。
*楔块被强制向上顶起,强力地挤压在轿厢两侧的垂直导轨上,产生巨大的摩擦力。
*安全钳有两种主要类型:
*瞬时式安全钳:动作非常迅速,夹紧力瞬间达到值。适用于低速电梯(<0.63m/s),冲击较大。
*渐进式安全钳:更常见。其内部结构(如弹性元件、特殊形状的楔块和钳座)设计使得夹紧力是逐步增加的,轿厢在制停过程中会滑行一段可控的距离(制动减速度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大大减小了对乘客和设备的冲击,适用于中高速电梯。
3.结果:可靠制停
*安全钳的楔块与导轨之间产生的巨大滑动摩擦力迅速抵消轿厢的下行动能,终将失控下行的轿厢牢固地夹持在导轨上,防止其进一步下滑或坠落。
4.升降平台的夹轨器
*对于液压或链条驱动的升降平台(如剪叉式、导轨式),其防滑装置常采用夹轨器。
*工作原理:
*夹轨器通常由液压油缸或强力弹簧驱动。
*当系统检测到平台异常下降(如下降速度过快、液压系统失压、链条断裂信号等)时,触发信号会释放液压或释放弹簧力。
*驱动机构推动带有高摩擦系数材料(如工程塑料或烧结金属)的制动靴(或制动块),从两侧或单侧强力夹紧平台运行的垂直导轨或齿条。
*通过摩擦作用,将平台可靠地制停在当前位置。
总结来说,升降机防滑装置的工作逻辑是:
1.检测异常:限速器(或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运行速度,一旦即触发。
2.机械触发:被触发的限速器卡住钢丝绳(或传感器发出信号给夹轨器驱动机构)。
3.强制制动:钢丝绳的固定迫使安全钳动作(或夹轨器动作),将楔块/制动块强力压向导轨。
4.摩擦制停:巨大的摩擦力抵消动能,将轿厢/平台可靠地固定在导轨上。
这套系统完全依赖机械原理或机电联动(但关键触发和制动环节是纯机械的),不依赖于主驱动系统或电力供应,确保了即使在严重的故障(如钢丝绳全断、电机抱闸失效、断电)情况下,也能提供一道安全保障,是升降机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其设计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确保制动过程有效且冲击可控。
好的,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车)的安装属于特种设备作业范畴,需要严格的资质和合规流程。以下是安装所需的主要资质和要求: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必备):
*颁发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或其授权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
*要求:承担安装的单位必须持有与所安装直臂车类型和参数(如工作高度、额定载荷等)相匹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通常为“起重机械”大类下的“高空作业平台”或“升降机”类别)。许可证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如A、B、C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设备参数范围。安装单位需在许可范围内承接业务。
2.施工单位的综合资质:
*建筑业企业资质:虽然是特种设备许可证,但承接大型或复杂安装工程(如涉及土建基础、钢结构配合)的安装单位,通常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如机电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承包资质等),以证明其综合施工能力和合规性。
*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单位必须持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证明其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
3.关键人员资质: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直接从事安装作业的人员(如安装工、电工、焊工、起重工、调试工等)必须持有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对于高空作业平台安装,主要涉及:
*起重机械安装作业(项目代号Q1):负责整体安装、拆卸。
*起重机械电气安装维修(项目代号Q2):负责电气系统的安装、接线、调试。
*起重机械指挥(项目代号Q3):负责安装过程中的吊装指挥。
*焊工证:如果安装涉及焊接(如固定基础、连接件等),焊工需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证》或符合要求的《特种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项目负责人资质:安装项目的负责人(项目经理)通常需要具备机电工程等相关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并具有相应的工程管理经验和安全知识。
*专职安全员:项目应配备持有有效《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C证)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设备本身的合法性文件:
*制造许可证:直臂身必须由持有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合法制造商生产。
*产品合格证:制造商提供的出厂合格证明。
*型式试验合格证/报告:证明该型号设备符合国家强制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制造商提供的详细技术文件,是安装的重要依据。
5.安装前告知:
*安装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向设备安装所在地的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交书面安装告知。这是法定程序,未经告知不得施工。告知需提交许可证复印件、施工方案等资料。
6.监督检验:
*安装完成后,必须由国家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如特检院)进行安装监督检验。检验合格后,检验机构会出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书》(报告)。
7.使用登记:
*设备所有人在取得监督检验合格报告后,需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门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设备才能合法投入使用。
总结关键点:
*资质是特种设备安装许可证。选择安装单位时,首要核查其许可证是否有效且在许可范围内。
*人员持证上岗是硬性要求。所有关键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证书。
*合规流程不可或缺。安装前告知、接受监督检验、办理使用登记是保障设备合法、安全使用的法定步骤。
*设备来源必须合法。安装的直臂身需具备完整的制造许可和出厂文件。
务必注意:具体资质等级和人员要求可能因设备具体参数(高度、载重)、安装环境复杂程度以及地方规定有所不同。在项目实施前,应详细查阅《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如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Q7001-2019《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规则》等),并咨询当地特种设备安全门,确保完全符合所有要求,杜资质安装带来的巨大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先取证,后施工”是铁律。
好的,直臂机感应器,的名称是强震仪或加速度计(StrongMotionInstrument/Accelerograph)。它的作用是在破坏性发生时,记录强烈的地面运动(主要是加速度,有时也包括速度和位移),为工程抗震、灾害评估和科学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其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记录强震数据:
*功能:这是强震仪基本也是的作用。它专门设计用于在破坏性(通常震级较大或震源较浅)中产生的高强度、大幅度地面震动。这与记录微小震动的仪(用于监测和定位)有显著区别。
*测量关键参数:它直接测量并记录引起的地面加速度(PeakGroundAcceleration,PGA)、速度(PeakGroundVelocity,PGV)和位移(PeakGroundDisplacement,PGD)。这些峰值参数是描述动强度和破坏潜力的直接指标。
*宽动态范围与高量程:强震仪具有很宽的动态范围(能同时记录微弱和极强的信号)和很高的量程(能承受并准确记录非常剧烈的震动而不饱和),这是普通仪难以做到的。
2.服务工程抗震设计:
*建立设计谱:强震仪记录的数据是构建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基础。工程师利用这些真实动数据,分析不同频率结构对不同强度的响应,从而制定建筑物、桥梁、大坝、站等生命线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
*验证设计模型:记录到的真实强震动数据可用于验证和校准工程结构在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评估结构性能:安装在结构(如高楼、桥梁、大坝)上的强震仪(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一部分),能记录时结构本身的振动响应。这些数据直接用于评估结构在中的实际表现(是否损伤、损伤程度、是否满足性能目标),为震后安全评估和加固决策提供依据。
3.支持灾害快速评估与应急响应:
*震害预估:在强震发生后,迅速获取震中附近强震台网记录的PGA、PGV等参数,结合烈度与工程破坏的经验关系,可以快速绘制仪器烈度图或震害预估图。这为和救援力量判断重位置、预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调配救援资源提供了关键的手信息。
*余震监测:强震仪也用于监测主震后的余震活动强度,评估其对已受损结构的进一步威胁。
4.促进工程与地球科学研究:
*研究动特性:强震数据是研究波传播规律、场地效应(如软土放大作用)、方向性效应、上盘效应、近断层强震动特征等的基础。这些研究深化了对破坏机制的理解。
*验证和改进预测模型:强震记录用于检验和改进动预测方程(GMPE),这些方程是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动强度分布的工具。
*液化与滑坡研究:强震动记录有助于研究诱发的地质灾害(如砂土液化、滑坡)的触发机制和评估方法。
5.为预警系统提供输入(部分现代系统):
*虽然传统强震仪主要侧重于记录完整波形用于事后分析,但现代强震仪越来越多地具备实时或准实时数据传输功能。在已部署预警系统的区域,强震仪(特别是靠近震源的)记录的初始P波信息或早期强震动信号,可以作为预警系统的触发源之一,为远处的目标区域争取宝贵的预警时间(几秒到几十秒)。
总结来说,直臂机(强震仪)的价值在于:它是和量化破坏性中强烈地面运动的“眼睛”和“耳朵”。其记录的数据是连接事件本身与工程结构响应的桥梁,直接服务于提高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快速评估灾害影响、指导应急响应决策,并推动工程和地球物理科学的进步,终目标是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