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机)中的继电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控制系统与高功率执行部件(如电机、电磁阀、液压泵等)之间的关键接口和智能开关。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信号控制大负载(功率放大与接口):
*直臂机的操作面板(地面控制台或平台控制盒)产生的控制信号(按钮、开关、手柄输入)通常是低电压、小电流的电子信号。
*驱动臂架伸缩、旋转、行走、升降等动作所需的电机、液压电磁阀、泵站电机等设备功率很大,需要高电压(如24V,48V直流或更高)和大电流。
*继电器充当桥梁。控制面板的微弱信号输入到继电器的线圈端,产生磁场吸合内部的触点。这些触点就像开关,但能直接接通或断开流向大功率负载的强电流电路。这样,操作员的一个小动作就能安全、可靠地控制巨大的机械力量。
2.逻辑控制与功能实现:
*直臂机的动作往往需要复杂的逻辑组合(例如,必须先放下支腿才能举升臂架;平台升降时行走可能被禁止)。继电器(特别是多个继电器组合或与PLC配合)是实现这些互锁逻辑的基础元件。
*通过继电器的常开(NO)、常闭(NC)触点的不同组合连接,可以实现“与”、“或”、“非”等基本逻辑功能,确保设备按照安全规程运行。
3.安全保护的元件:
*直臂机配备众多安全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幅度/高度限位开关、过载传感器、紧急停止按钮、平台门锁开关等。
*这些传感器的信号通常直接或间接控制安全继电器或参与安全回路。
*当检测到危险情况(如超载、倾斜过大、到达极限位置、急停按下、门未关好),相应的传感器会动作,触发继电器断开其触点,从而立即切断相关危险动作(如举升、伸缩、旋转)的动力源主电路,强制设备停止或进入安全状态。这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一道电气防线。
4.多点操作与信号路由:
*直臂机通常有地面和平台两个控制点。继电器网络负责在这些控制点之间切换控制权(例如,“地面/平台”选择开关),并将操作指令正确地路由到相应的执行机构。
5.电气隔离保护:
*继电器的线圈电路(控制侧)和触点电路(负载侧)在物理上是隔离的(只有磁耦合,没有电连接)。
*这种隔离非常重要,它能:
*保护低压、精密的控制电路免受大功率负载侧可能产生的电压尖峰、浪涌电流或电气噪声的干扰和损坏。
*防止负载侧的故障(如短路)影响到控制侧,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结来说,直臂机继电器的作用是:
>将来自操作员或控制系统的微弱指令信号,安全、可靠地转换为能够驱动大功率执行机构(电机、电磁阀等)的强大开关动作。它不仅是实现各种复杂动作功能的“肌肉开关”,更是构成安全保护回路、执行关键互锁逻辑、提供电气隔离、实现多点控制的“神经”和“安全卫士”。没有可靠的继电器系统,直臂机的安全、和多功能操作就无从谈起。
(注:现代直臂机越来越多地使用PLC和固态继电器/接触器,但基本原理和作用——小控大、逻辑、安全、隔离——仍然是相通的。继电器,无论是电磁式还是固态式,其功能定位不变。)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升降机(电梯)防装置的介绍,字数控制在250-500字之间:
#升降机(电梯)防安全装置:至关重要的后防线
升降机(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运行安全至关重要。其中,防止轿厢失控下坠或异常高速上行是安全设计的目标之一。为此,电梯配备了专门的防安全装置,其组件是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构成了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的后一道机械防线。
组件与工作原理
1.限速器:
*功能:实时监测轿厢的实际运行速度。
*结构:通常安装在机房或井道顶部,通过限速器钢丝绳与轿厢相连,随轿厢运动而旋转。
*原理:是一个离心式机械装置(或电子速度传感器)。当轿厢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比例(通常设定为额定速度的115%左右)时,离心力使限速器内部的甩块甩开或触发电子信号。
*动作:一旦触发,限速器会迅速卡住限速器钢丝绳,使其停止运动。如果轿厢继续下行或上行,限速器钢丝绳与轿厢之间的相对运动就会产生。
2.安全钳:
*功能:在限速器动作后,执行机械制停轿厢的任务。
*位置:安装在轿厢架的下梁(或上梁,用于双向安全钳)上,通常成对出现,夹持在导轨两侧。
*联动:通过一套连杆机构(提拉杆)与限速器钢丝绳连接。
*原理:当限速器卡住钢丝绳而轿厢继续运动时,提拉杆被向上(或向下)强力提起,带动安全钳内部的楔块或滚柱。
*制停:楔块/滚柱被强制楔入导轨与钳座之间,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将轿厢牢牢夹持在导轨上,实现渐进式或瞬时式的制停。渐进式安全钳能在制停过程中提供相对平稳的减速度,对乘客和设备的冲击较小,是现代电梯的主流选择;瞬时式安全钳制停非常迅猛,冲击力大,主要用于低速电梯或作为辅助装置。
关键特性与要求
*双向保护:现代限速器-安全钳系统通常是双向的,既能防止轿厢下行,也能防止因对重太轻等原因导致的上行(如平衡严重失调时)。
*独立性与可靠性:该装置完全独立于电梯的主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即使主电机、制动器、控制系统全部失效,只要发生,这套纯机械(或机电结合)的装置也能可靠动作。
*定期校验:法规强制要求电梯必须定期(通常每年)由人员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和安全钳提拉力测试及制停试验,确保其时刻处于有效待命状态。
*电气联动:限速器上通常还装有限速器开关。在速度达到动作值之前(如额定速度的95%-100%),该开关会首先动作,切断电梯控制电路,使驱动主机失电、制动器抱闸,尝试在触发机械动作前电气制动。
总结
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守护神”。它通过精密可靠的机械联动,在检测到危险的状况时,能果断地、独立地将轿厢强制制停在导轨上,有效防止了可怕的“自由落体”或失控冲顶事故,程度地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这套经过百年验证的装置,其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是电梯得以安全运行的基石之一。
(字数:约480字)

升降机(电梯)报警装置的触发,主要是为了在乘梯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或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外界或监控中心求助。触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手动触发-紧急呼叫按钮:
*这是常见、直接的触发方式。在电梯轿厢内部的操作面板或显著位置,通常设有一个醒目的、带有铃铛或“呼叫”/“紧急”标识的按钮(有时还配有对讲话筒)。
*触发过程:当乘客在轿厢内遇到紧急情况(如被困、突发疾病、遭遇安全威胁)时,只需按下这个按钮。
*工作原理:按下按钮后,它会立即向电梯的控制系统发送一个电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
*启动声光报警:通常会在轿厢内发出持续的蜂鸣声或警铃声,并可能伴有闪烁的灯光(如果配备),提醒外界注意。
*启动对讲系统:更重要的是,它会自动接通预设的五方对讲系统(连接轿厢、机房、轿顶、底坑、值班室/监控中心)。乘客可以通过轿厢内的话筒与值班室或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直接通话,报告情况、位置和需求。
*向监控系统发送信号:在更的系统中,触发报警的同时,监控中心或物业管理处的显示屏上会弹出报警信息,明确指示哪部电梯、在哪个楼层触发了报警,有时还能显示轿厢内的实时视频(如果有摄像头)。
2.自动触发-故障或异常状态:
*电梯本身具有复杂的监测系统。当检测到某些特定的、可能危及安全或导致困人的严重故障或异常状态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装置。
*常见触发条件:
*停电:电梯运行中突然失去动力电源,控制系统会立即启动应急照明(如果有)和报警装置(通常通过备用电池供电),尝试接通对讲系统,告知乘客情况并安抚等待救援。
*安全回路断开:电梯众多安全保护装置(如门锁、限速器、安全钳开关、缓冲器开关、急停开关等)串联成“安全回路”。一旦其中任何一个安全装置动作(例如门没关好、触发限速器、轿厢蹲底压到缓冲器等),安全回路就会断开,电梯会立即停止运行。此时,控制系统通常会同时触发报警装置和对讲系统,表明发生了安全故障。
*控制系统严重故障:如主控板损坏、通讯中断等关键故障,系统可能自动进入保护状态并触发报警。
*长时间门未关闭:有些系统在电梯门长时间(如超过设定时间,例如1-2分钟)无法正常关闭时(可能被阻挡或门机故障),会发出提示音甚至触发报警,提醒乘客移除障碍或通知维修。
*工作原理: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各种传感器和开关的状态。当检测到上述预设的严重故障信号时,无需人为操作,系统会按照程序逻辑,自动执行触发声光报警、启动对讲系统、向监控中心发送故障代码和位置信息等操作。
3.超载报警(有时关联):
*虽然超载报警(当轿厢内重量超过额定载重时触发的持续蜂鸣声和指示灯闪烁)主要目的是提示乘客退出部分人员直到不超载,电梯才能运行,它本身通常不被视为紧急报警装置。
*关联性:然而,在某些电梯系统中,持续的超载状态(或多次触发)可能会被控制系统记录为一种异常状态。如果超载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如无法关门、无法启动),或者系统设计将其视为需要关注的状况,有时会将其信号关联到监控系统,值班人员可以观察到。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超载报警是独立于紧急呼叫系统的。
总结触发过程的关键点:
*目的: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触发,目的都是为了在紧急或危险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求救通讯通道。
*动作:触发信号(手动按钮按下或自动故障信号)到达电梯控制系统。
*系统响应:
*启动轿厢内声光报警(吸引注意)。
*关键:五方对讲系统(建立双向语音通讯)。
*向值班室/监控中心发送明确的报警/故障信息(位置、类型)。
*依赖:报警装置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对讲系统线路的畅通、备用电源(电池)的正常以及监控中心/值班室有人及时响应。
因此,正确使用手动紧急呼叫按钮,以及确保电梯自动报警功能(由故障触发)的正常运行和监控响应,是保障乘客在电梯紧急情况下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乘客应了解紧急按钮的位置和用法,切勿随意触发以免影响真正需要时的响应效率。
